我的英中
报名热线:086-027-85557400/85557499 报名热线:027-83337868(初、高)/83622066(小学) 新浪微博 英中官网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生活 > 逐梦之旅 逐梦之旅
逐梦之旅① 这里,是我走向世界和未来最好的起点

作者:英中学校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42  更新时间:2023-03-06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文字及图片不得转载    


初三备战中考之余,我阅读了爸爸赠送的《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一书,有关“联机学习者”、“外包大脑”、“头部效应”等概念,给当时正经受着高强度刷题训练的我带来莫大的启发。


我开始思考如何寻求自己求学道路的破局——武汉市有没有这样一所学校?它配备有顶级师资,聚集了一批和我一样想“看世界”的同龄人,并帮助我们学会学习、体现自我价值……


时光荏苒,如今的我再看着申请时所提交的长长的活动列表和竞赛奖项,看着一篇篇文书中这三年来五彩斑斓的经历,当它们在我脑海中浮现并串联成故事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新老传承

       这里的氛围有温度


从英中优质的助教和社团“老带新”机制说起,高一时我的经济助教是周子芮学姐,在备考全美经济挑战赛(NEC)时,我经常向她咨询经济问题,她也会在答辩成稿时给出建议,可以说,我们取得NEC全国团队第一和超级碗第一的战绩,她真的是帮助良多。


我还有幸参与到她创办的英中“传帮带”系列活动中,对她的感谢当真是无以言表。到了高二,我也选择去担任经济助教并有幸帮助到下一届的同学们,并在每次助教课前做精心的准备以及问题反馈。这段经历让我始终感受到一种责任、一种传承。


校内社团的“老带新”,也让我们加速成长。高一时,我参加了模拟联合国、政治经济社团、学生会、志愿者等,时常惊讶于这么优秀的口语发音、清晰缜密的逻辑、利落的处事风格,真的是只比我们高一届的学长学姐吗?但仅仅一年后的高二,我就发现伴随着加速成长,我们也变成了新高一学弟学妹景仰的对象。

高一NEC参赛现场


看世界

                 这里的角度很多元


除了“老带新”这种纵向的经验传承,英中还给予学生丰富的横向多元“看世界”的机会。如果没有横向的比较,没有被省外其他名校的大佬或者前辈点拨过,你就不知道那些优秀的人都在 “入局”什么项目……


高一刚进校的我,就像一只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暑假,我报名参加了南京校际模联(NIMUNC),一个有接近20年传统的老牌模联会议,为缅甸对罗兴亚人种族灭绝辩护。这个辩护乍一看是个“死局”,因为种族灭绝人证、物证俱在,但我和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队友们仍可以从种族灭绝、普遍管辖权、是否有种族灭绝的意图和动机、过往此类事件的判决等等角度来辩护。


此外,在撰写决议草案前夜的“围炉夜谈”中,每个分会场的主席聚集在一起分享中美局势、历史名词背后的隐含含义和个人的切身文化体验等等,都给我尚不成熟的心智带来世界观上的革新。深夜宁静的走廊、凌晨三点的玄武湖、日出时分的欣喜与疲惫……这些都让我在会场上显得游刃有余,也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


茶歇的时候,几个与会代表的朝鲜语对话也使我觉得掌握多门外语是件很酷的事情,有了在模联活动中认识的法语、德语大佬的帮助,我也走上了学习二外、三外甚至四外的“不归路”。

模联开会会场

NIMUNC时,南京的凌晨四点

NIMUNC获奖证书


高中期间,我一次次实现了“扩圈”,参加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工程夏校(EEI)、美国学术十项全能(USAD),以及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HSYLC)。HSYLC由六门四天内学完的课程、两门读书分享会、一门结业项目、六场求职和名校分享会组成。课余时间大家在自己的学院里面团建,学院间开展辩论,一起制作毕业视频等,此外还要准备校内各项考试,以及此前从未接触过的华语辩论……好在有老师、同学的支持与帮助,我才得以渡过难关。


由于经历了这些,我的抗压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从此以后,我再没有觉得多项任务同时进行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此外,在峰会上,我结识了许多和我同课程、同学院、同辩友的同龄人,经过一轮轮的“扩圈”,我们一起参加竞赛、一起办公众号、一起交流申请事宜……这些都是额外的收获和意外之喜。

NIMUNC 围炉夜话

HSYLC辩论前的准备,午夜12点在腾讯会议头脑风暴

USAD全国站第七

IGCSE additional mathematics world top


遭遇坎坷

               这里的支持有力量


前进的道路上当然也有波折,但我又觉得自己相当幸运。去年9月托福停考前,我赶在6月出了分(随后托福一直停考);赶在9月拿到了ACT分数,抓住了最后的机会(10月ACT考试因疫情取消);11月武汉轮番封控的间隙,我完成了剑桥笔试(其实还有很多比我优秀的同学遭遇封控、隔离,而错过了牛剑笔试);12月初剑桥面试时武汉又遭遇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高峰,面试当天也恰好是我“阳了”的第一天,感觉身体状况尚可,顶着高烧顺利完成了面试(身边也有很多一起准备牛剑面试的同学因感染发挥不佳或不得已放弃)。


在感慨自己是个幸运儿的时候,也会觉得每一次机遇,其实都隐藏在种种坎坷背后。在此,我非常感谢老师和同学们,以及父母对我的鼓励,还要特别感谢申请老师们在如此艰难的申请季中,始终给予我耐心的指导与督促。


在英中,除了学习、竞赛、活动给予我大学申请上的强势帮助,这里的氛围也告诉我应该怎么去生活,怎么去适应变化。从小学到高中,我都被称作“学霸”,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是同学眼中轻而易举取得高分并且随口凡尔赛的人。初中时,我盯着排名不放松,为一分的得失捶胸顿足,为老师的批评黯然神伤。但在英中的三年,我不禁会思考,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它真的是青少年时期追求的唯一目标吗?


以前,父母总跟我说“要和自己比”,那时我觉得,“要和自己比”代表的不是放松,而是超过大多数人后还要不停歇的和自己较劲的过程,来到英中后我才感悟到“要和自己比”里面的松弛感,学会了更好地生活,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看着同学或学长学姐享受着自己创办的展览和项目,在课余时间赛马、当读书博主、写有关艺术史的书、奔赴实习、考翻译证、分享美妆等等……我才惊觉,人不可能一直待在“象牙塔”里,终究是要融入社会的,对内活得充实、对外界、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价值。


我很荣幸能在这里诉说我的故事,英中带给我一届届学生之间的传承、优质的学术氛围,以及观念的变革,这会是我走向世界和未来最好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