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报名热线:027-83337868(初、高)/83622066(小学) | ![]() |
![]() |
ENGLISH |
---恭喜我校学子在2021加拿大计算机竞赛获奖及选手经验总结
加拿大计算机竞赛(Canadian Computing Competition,简称CCC)是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主办、面向全球中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其目的是为广大中学生提供一个机会来测试自己分析、设计以及编程实现算法的能力。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的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CCC因其全球知名度高而广受各大名校认可。
2021年加拿大计算机竞赛CCC在寒假顺利举行,于近日揭晓成绩。我校学子以不俗表现在以下组别获得高分:
高级组 Distinction:
杨光DP1-3
中级组Distinction:
张文博PA2
李沐之AS7
张靖唯IFY-Eng2
吴忧AS8
王铭轩DP1-2
舒思成AS8
李济昕DP1-2
洪露AS8
侯旭哲DP1-3
祝贺以上获奖同学们!此外,我们很荣幸邀请到高级组获奖选手杨光和中级组最高分获得者张文博分享他们的参赛经历:
我是IBDP1-3班的杨光,参加了加拿大计算机奥赛(CCC)Senior 组,并获得了全校最高分。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初中时,班上有同学参加计算机奥赛,本着对电子游戏的热爱,我也莫名其妙入了坑,成为了一名业余选手。时不时打开电脑写点代码,但只是作为一种爱好,而非竞赛的目标。
进入英中后,我果断选修 CS 学科,慢慢接触正式编程,随着对这门学科越来越喜爱,在课余时间我也会主动学习新的算法,并在各大在线评测系统上刷题,提交代码,积累经验。
CCC是在我高二寒假时间举办的,我在比赛前做了一下历年真题,感觉好难啊!我做了18-20年的真题,感觉只有把握做对1-2道题。第3 题很玄学,18年第3题比较轻松写出来了,19年写了两个多小时才只有13分,20年的调了两天才过,就很慌。
报名前,一直在纠结是选 Junior 还是 Senior。因为 Senior 太难,但 Junior 我也不一定能拿满分。第5题搞得稍微奇怪一点我就没了,非常亏。但是Junior 就是靠第5题有区分度。想了好久,学校里我认得的人好多都还没我强呢,而且看历年分数线,40分以上就进榜单。想了又想,我1-2题做满,加上第3题 做一部分,再加上4-5题拿点分,没准就能上榜了呢。于是我头铁选了Senior,但报了Senior 后才发现还是好难,第4-5题都不一定拿得到分,我要凉凉了!
话虽如此,报了比赛还是要好好准备的。我主要就做第3题,因为4-5题不会,1-2题太简单。在这期间,我经常在备赛群里提问,竞赛老师 Irene 和 Grace都 热心解答问题,对我的备赛有极大帮助。其他同学也时常向我提问,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优化代码的方法,互相讨论与学习,我又学到了不少知识。
考试开始了。1-2题都是比较简单,20min写过了,我感到比较自信。一看第3题,瞬间感觉后颈一凉:这是啥题啊,感觉很眼熟的样子?看到题目第一眼我就想到了之前做过的类似的题目,记得很清楚要用模拟退火,省选难度算法!我懵了,之前完全没学过这个,难道现场学吗?我想了想想不到什么好的想法,于是只能按模糊的印象自己推导了。
于是,我开启了长达近两个小时的推导过程。借助自己模糊的印象。中间经历了各种奇怪的失败,整份代码删了几次又重写,好在最终写出来了。真没想到我能写出省选算法。
我交了后过了 subtask1,subtask2 第一个点总是显示答案错误,我怀疑是随机数和参数的问题,因为自己之前完全没写过,就感觉自己怎么搞都搞不过去了,于是先把这题放下,先做最后2题。最后再来想第3题的正解。
第4题 是个图论题,我感觉正解是 dp+最短路,但细节挺多的,看起来不太好办,甚至爆搜都难以写。由于事先做图论题很少,感觉这题我也写不出来,就放弃了。直接看第5题,这题是个数据结构题,区间gcd是个什么操作?没见过啊!想了好久也只想到 subtask1 的解法,拿了三分就溜了。
第4-5题我都分析出来个大概,但就是没法继续进行下去了,很可惜。于是,我打算全心投入做第3题,至少把 subtask1+2 的分数都拿到手。试了几次之后,系统一会提示超时,一会提示答案错误。我用热点很卡,CCC grader 网站更卡,比赛刚开始服务器很畅通,快结束时就卡的不行了,一条记录至少测个半分钟。
差不多最后 20min 我都在改参数,交代码,极度难受,心急如焚,周围其他考生大多都写完题目在静静等待比赛结束,但我还在一次次的改参数,调数据,非常担心自己20多分钟就浪费在提交上了。最终这一道题交了31次。所幸的是,我在最后 2min 成功通过 subtask2!高兴爆了!
最后时间反正没事干,我改了下参数继续提交,成功做对这一整题,15分到手,此时离比赛结束还有 1min。我感觉我运气很好,竟然用玄学算法成功做对,已经非常高于预期了。
最终得分:15+15+15+0+3=48/75。考完了向周围人打听得分情况,发现我的分相对还是挺高的。
CCC 竞赛结束了,我收获很多,特别喜欢和同学们和老师们探讨问题时,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即使我的能力有限,我也会为了做对一道题,查阅各种资料,尝试各种解法,一种解法不行就换另一种。
我时常有写不出来题的时候,懊恼于怎么想都想不出哪里错的题目,调了几个小时代码调不出任何进展(估计是我太菜了);但我非常享受题目做出来的那一刻,看到自己的代码提交上去后,满屏绿色的代表通过测试点的图标,我顿时感到自己几个小时的挣扎都是值得的。有的时候我很快写完了代码,过样例后直接提交就能通过,这固然很有基于我熟练度的成就感,但比不上碾压一道苦恼我许久的题,看到几十次失败的提交之后终于看到那次通过的喜悦,那一刻我是成功的。
我是一个很喜欢 CS 和编程的学生,参加竞赛也是因为这份热爱。喜欢CS的同学们也可以尝试自己写几个程序,如果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优异,可以试着参加 CS 竞赛。高一阶段还有充足时间,大家不妨各科竞赛都参加一下,寻找个人兴趣,然后尽全力发展特长。
至于选择 CS 学科竞赛的同学,个人建议先打好基础,在持续练习的过程中提升熟练度,熟练的人会对低级错误更加敏感,闷头敲代码也更难犯错,比初学者高效很多。由于我从头到尾都只是个业余选手,也不知道怎么提出合理建议,大家看看就好。
最后,祝大家好运,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为之奋斗,获得满意的成绩!
我是PA2班的张文博。我正式入门编程是在初二,当时读了一本叫Think Python的书。这本书内容丰富,但又十分清晰易懂,让我发现了不少编程的乐趣。从此,我走上了这条计算机科学之路。到了初三,我又通过一本C++ Primer Plus入门了C++,并接触到了一个新的圈子:信息科学竞赛。
在信息学竞赛中,选手们要根据题目写出合适的算法,或者说编写出正确解决题目的程序。它所涉及的各种巧妙的算法与思想深深吸引了我——“原来这种问题可以这样想啊!”
当理解一种新的算法或理论时,我为它的巧妙而赞叹。可以说,信息科学竞赛的乐趣主要就在于这种难以言语的“妙”。程序的设计,在我理解是一种理性的艺术。
信息学竞赛要求的能力在IGCSE和A Level课程体系内涵盖得不多,因此要在课外自己学习相关知识。我主要通过这三种方式学习:
刷题和阅读题解。Oier(信息科学竞赛选手)们通过一种叫OJ(Online Judge)的网站来刷题,这种网站有各种题目,用户可以提交自己写的代码,OJ会(编译并)运行代码来判断是否通过。不会的题目可以阅读大佬们写的题解,以此在练习时又达到学习的目的。洛谷是最有名的国内的OJ之一,而国外也有我在接触国外信息科学竞赛后使用的DMOJ等。
阅读各种书籍。上文提到的ThinkPython是我读的第一本,也是目前最喜欢的一本编程书。阅读大师们的作品永远是自学的最好方式之一。
善用搜索引擎。B站上有很多原创或搬运的讲解算法等知识的视频,如果能够访问的话YouTube上自然也是有更多的非常优质的学习资源,只不过英文居多。但大部分都不难理解,毕竟教学类视频发音大都比较清晰。知乎上也有很多优质的文章和回答,可以作为知识的获取方式之一。百度就不用说了,可以搜到大量的博客(似乎不少程序员有写博客的爱好)和其它资料。百度百科/Wikipedia给出的解释经常比较抽象,不那么好懂,但也可以作为获取权威定义解释的地方。
考前我尝试做了一些CCC往年的例题,感到高级组要求较高,而初级组的题目涉及的算法较简单,因此我选择今年参加初级组并计划明年参加高级组。也多亏了认真负责的Irene老师考前给我们了很多细致的指导和培训,让我能在比赛中表现得更加如鱼得水。但有一道变种的排序题的一个子任务我没写出来,因此没能全对有点遗憾,后面再接再厉吧。“路漫漫而修远兮”,我还有很多要学的东西。
下面,竞赛培训老师Irene有话说:
张文博同学平时上CS课时就非常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归纳,没有死记硬背各种知识点,而且平时也有对一些算法进行总结,每次的计算机培训课程都准时参加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算法。
杨光同学也是每次竞赛作业积极提交,积极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算法优越性。
计算机竞赛的准备,需要根植基础算法,对数据基础结构吃透,才能对案例需求的数据结构做准确的分析,再编程模拟。
建议学生们进行计算机类比赛时不要好高骛远,只要把基本算法和同类现实问题算法结合理解透彻,再进行分类刷题,才能稳步前进。同时也要通过多练习,多和老师同学探讨算法思路,来摸清计算机竞赛题目的套路,更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机知识。一句话:“勤”+“巧”才能有突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杨光和张文博同学的分享,不难看出,他们参加竞赛都是自身的兴趣爱好加上积极努力探索才有今天的成就。愿同学们在英中的求学之路也如他们一样,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努力追寻之。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数字化校园 | | Copyright © 2000-2021 WHBC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8012035号-1
![]() |